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古代被奉为“药王”,“五石散”流行于魏晋时期,所以你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那就是“五石散”并非他发明的,
而是张仲景发明的,最初是用来治疗伤寒病的,后来在魏晋时期被当成一种“毒品”来使用。孙思邈是痛心于人们错误地利用“五石散”,所以才呼吁大家把“五石散”这个方子毁掉。
《诸病源候论》里就说了: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是用来驱寒助阳的方药,在这个方子中使用了包括五种矿物质: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这五种矿物质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都具有助阳的作用,在配方上还需要搭配其它的中草药,每个朝代的配方都不尽相同,原来的配方已经失传,今天的寒食散和古代已经完全不同。
流行原因——因为这个药方是用来驱寒的,所以服用完五石散以后,病人会出一身汗,而且还需要不断的运动,加快体内寒气的排除,一通折腾下来,病人就会感觉神清气爽。魏晋时期曹爽的幕僚何晏是最早服用五石散的人,并对“五石散”的配方进行了修改。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就说:
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所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
《世说新语》记载了何晏的服药感受说: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郎。”
就是说即便身体没有病,服用完这个药以后,也会感觉神清气爽。这也是五石散沦为古代毒药的原因之一,尤其在魏晋时代尤为流行,几乎成为象征魏晋时代的一个标签。
至于为什么服用完五石散以后需要大量运动,这是因为五石散有助阳的功能,所以服下以后会觉得身体燥热,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活动,将热量排出身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汗水又将身体里的寒气给一起带了出来。
而且服用完“五石散”以后,身体的皮肤会变得异常敏感,所以不能穿过厚的衣服,要穿宽松的有助于散热的衣服。
所以,倘若你穿越回到魏晋时期,你有很大的概率在大街上碰到一个穿着宽袍大袖的古人在疾步奔跑,有时还发出一声声怪叫,这就是在散热了。因为“五石散”属于大燥大热的药方,人服用后会产生很高的热量,需要通过运动来散发热量,这也是它为什么叫“散”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服用“五石散”的时候,还需要喝热酒,如果喝冷酒的话,就有生命危险了。譬如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裴秀就是因为在服用完“五石散”以后误喝了冷酒,结果一命呜呼,可见服用这味药其实是有很高的风险的。
孙思邈为何要销毁“五石散”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服用五石散以后确实让人浑身舒畅,毕竟出了那么一身汗,身体肯定感觉很舒服,再加上又喝了酩酊大醉,这自然迎合了魏晋名士们的需求。
不过,适当服用“五石散”对身体的副作用并不大,任何事物一旦过度自然都会有危害。魏晋时代的名士们由于过度依赖“五石散”,最终给身体带来巨大的残害。
所以唐朝时孙思邈告诫人们说:五十以上三年可服一剂,六十以上二年可服一剂,七十以上一年可服一剂。
上文中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谈到“以济其欲”。
这里的“欲”就是指肉欲,何晏在对“五石散”进行改动后,使其拥有了助阳的功效,这也是其能流行的另一个原因,自古酒色伤身,过度服用“五石散”加上大量饮酒,这自然对人的身体非但无益,反而造成种种破坏。
何晏被杀的时候,他的形象被形容为: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可见就是由于过度服用五石散导致的缘故,此外还不乏其它那些过度服用五石散的人为身体带来的破坏,叫做:
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烂溃;蜀郡赵公烈,中表六丧。悉寒食散之所为也
所以,在看到人们错误利用“五石散”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后,唐代的孙思邈感到十分痛心,说:
寒石五石更生散方,旧说此药方,上古名贤无此,汉末有何侯者行用,自皇甫士安以降,有进饵者,无不发背解体,而取颠覆。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股票可以融资多少见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由于“五石散”太流行了,孙思邈不得已专门制定了解五石毒的药方,收录于《备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但是大家都沉迷于“五石散”带来的快感之中不可自拔,孙思邈痛心之余,只好呼吁大家看到这种方子就把它焚毁,以免祸害后人。
具体到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3万亿元,同比减少981亿元;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9000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
毕竟这时候“五石散”的方子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光凭孙思邈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完全把这些方子摧毁,所以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呼吁。
正可谓是医者仁心。
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