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振
近日,亚洲保险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保险业的精英与学者。此次论坛以“力臻更佳的环球金融稳定与韧性”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全球保险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在论坛的讨论中,保险多元化,集团化等热点问题频频被提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记者了解,中国保险业的行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马兵正是这些领域的开拓者,马女士是第一个提出中国保险行业要走多元化战略发展路径的行业管理牵头人,也是首位通过具体案例去推动该发展战略落地的实践者,重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格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议题,并探寻中国保险业在面对类似挑战时的应对策略,会后,记者特别采访了她,以期获得宝贵的经验启示。
谈及中国保险业的历史和经验,马女士指出,内部来看,当时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我国金融业长期呈现出“大银行、小证券、小保险”的不均衡格局。若证券业和保险业不能迅速壮大,其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和作用将逐渐减弱,无法实现各行业的深层次合作与融合,进而影响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外部来看,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保险集团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丰富的产品线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补偿机制带来的灵活策略,给中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单一保险产品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上企业风险管理和创新能力不足,运营经常面临困境。
面对这些行业痛点,马女士率先采取保险业多元化、集团化的具体举措,重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格局。作为中国保险监管领域最早研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管理办法的专家,她自2004年起便着手探索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鉴于当时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及中国太平已形成集团公司却缺乏专项管理办法,监管工作仍需按单一保险公司模式进行。2005年,马女士和团队起草了《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走访六大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进行调研。历经多轮修订,2010年,《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最终出台,其核心条款均基于她的前期工作奠定。她推动国家在2006年6月26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集团公司。一系列的政策改革为保险企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多元化探索方面,2013年,马女士主导设立了中国境内首家专业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公司,打破了保险公司单一组织形式的局限,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另外,当时全球金融业正在经历着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的发展轨迹,国际上逐步形成以保险为核心和以银行为核心的两类金融控股集团。于是,她借鉴欧洲经验支持银保混业发展,推动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行业的发展路径。
在集团化发展方面,马女士同样功不可没。她以近年来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某大型综合保险集团为例,向记者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集团化战略推动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该保险公司最初仅在某个地区提供单一的保险服务,市场贡献十分有限,在马女士和其团队的指导下,逐步扩展至寿险、养老险、健康险等多个领域,并形成了具备专业化服务和综合性管理的保险集团。此外,她还参与并主导了多家保险公司的集团化改制和并购重组项目,如华泰保险集团、泰康保险集团。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增强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中国保险业的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在马女士的带领下,中国保险行业取得显著成就。目前,中资保险公司数量已超过200家,形成了包括集团公司、产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农险、汽车险等在内的多元化市场体系。同时,保险业的总资产也从2004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和细分市场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中国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保险业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有益借鉴。
然而,她也指出,尽管中国保险业整体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保险公司还需积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另外,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保险公司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保险公司必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提升合规意识。
回顾此次亚洲保险论坛,记者深刻感受到马女士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领军人物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她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上,更在于她为行业未来发展所提供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保险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也促使我们更加客观地思考:面对这些新的调整,我们究竟该如何不断创新和完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记者坚信,亚洲保险论坛将成为一个更加富有成效的交流平台。它将推动全球保险业共同迈向一个更加稳定、更具韧性的未来。